破除内卷式竞争:山东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突围之路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8-26 14:09:57 作者:山东儒商企服 已阅:0

在边际效益递减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2025年,山东千万元补助政策正引导中小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造,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越努力越低效”的内卷困局,正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枷锁。从新能源汽车到服装纺织,从电子设备到食品加工,“产能过剩—价格战—利润萎缩”的恶性循环屡见不鲜。

依赖传统经营模式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数字化升级已成为它们持续性发展的关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动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既是时代命题,也藏着无数企业的迷茫。

内卷困局:增长停滞与同质化竞争

中国制造业经过四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节点,但也陷入了标准化的路径依赖。OEM、ODM模式下的标准化代工生产,使企业擅长生产却疏于创新。

产能的可度量性和由标准化带来的成果可度量性,让管理变得轻松便捷。有了单一清晰的目标,管理者可以督促员工向着一个方向使劲。而在产品标准化之后,消费者选择的维度变得简单,企业自然更容易在单一价格维度发生激烈竞争。

某地市眼镜行业曾深陷内卷困境,作为全球知名眼镜生产基地,某地有1600多家眼镜生产企业,年产量达4亿副,总产值130多亿元。然而,当地六成以上太阳镜出厂价仅5元左右,利润率仅4%。

为留住工人,许多企业不得不亏本接单,太阳镜“论斤”称、光学镜当“白菜”淘,成为某地眼镜批发市场的无奈笑谈。

破界之道:拆除认知与技术的藩篱

数智化转型的第一道“界”,往往不在技术,而在认知。调研显示,超60%的中小企业因资金有限、技术薄弱对转型望而却步。这种认知误区,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拥抱数智化的最大屏障。

山东政策支持拆除了这一屏障,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政策的核心是让数智化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更要是“平价品”。将处于标志性产业链、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及特色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点方向。

反卷之智:从价格竞争到价值创造

反卷的核心不是比价格,而是比价值;不是拼流量,而是拼留量。经济学中的“垄断竞争理论”揭示,打破内卷困局的关键在于跳出价格战,通过满足细分需求构建差异化优势。

真正的技术价值,在于“刚好够用”而非“多多益善”。平台在服务多个行业后发现:不盲目追求通用功能的堆砌,而是聚焦行业的个性化改善型需求,才能在同质化赛道中建立差异。

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包括开展数字化评测诊断、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打造数字化典型场景等方向,支持搭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开展数字化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实践路径:四象限突围法则

基于垄断竞争理论,企业可以通过“台前—幕后”与“自研—共创”四象限法则,打破内卷,形成差异化优势。

台前自研是企业直接面对用户,通过自身客户洞察,在改善型需求上进行产品创新。就像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满足出行的基本需求后,各家车型开始在冰箱、电视、车载音响等改善型需求方面各显神通。

台前共创通过共创解决自研乏力问题。快消品新业务部门融入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将设计师的创意快速转化为商品。

幕后自研是供应商环节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形成难以替代的技术优势。比如一些电子设备制造商专注于传感器技术突破,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多领域提供核心元器件。

幕后共创则是供应商与品牌商共同研发,形成深度绑定。一些纺织企业与国际品牌合作,研发具有吸湿排汗、抗菌消炎等特殊功能的面料,共同开拓市场。

山东实践: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

山东的系统推进和精准施策方针,从点上深入推动中小企业关键业务场景深度改造,通过线上“链式”转型,促进区域内企业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数字转型生态。

山东的建设目标在于打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为中小企业提供全过程、专业化和精准化的服务。为此,山东引导数字化服务商、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各方齐心协力,协同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

在人才培训方面,山东省将分层分类开展相关培训,并且强化评测诊断咨询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

未来展望:从竞争思维到共生思维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企业家破内卷的本质是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竞争思维到共生思维、从封闭发展到开放进化的理论跃迁。

破界与反卷从来不是割裂的,破界是为了打开更大的价值空间,反卷是为了在价值空间里站稳脚跟。二者的共同底色,是不追逐短期热点,更是锚定企业真实需求;是不沉迷技术炫技,更是坚守“用数字之力赋能增长”的初心。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协同发力、综合施策。行业应发挥好“生态重构者”角色,企业要向创新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政府需加快转变发展思路。

山东只是开始,随着数字化转型引导区的成功试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不再困于技术=重投入的认知边界,不再陷在同质化竞争的内卷泥潭。

某地眼镜产业已经走出了困境。当地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一家企业的投产数控设备,使眼镜切割效率提升了8倍。眼镜出厂价也从5元提升到了几十甚至上百元。

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破界的勇气与反卷的智慧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 2025 山东儒商中小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5144596号-1